从解剖学视角看《黄帝内经》第七篇——《灵枢·经别》第八段解剖

今天我们共同学习《黄帝内经》的《灵枢》第十一篇,经别篇(第八段)
原文如下;括号内是本堂主的解剖学注解:
手太阳之正,指地(小指展肌),别于肩解(肱三头肌),入腋走心(小圆肌、大圆肌、冈下肌),系小肠也(手太阳小肠经)。
手太阳之正,指地(小指展肌)
别于肩解(肱三头肌)
症状表现:
1.引起后肩部和外肘部的疼痛。当问题较严重时,还可引起上斜角肌和颈根部的关联痛。
2.引起肘部外侧的疼痛,也是众所周知的“网球肘”的原因之一。疼痛可沿着前臂背侧向下转移一段距离。
3.引起上臂背侧的局部疼痛,它还能使外侧头紧缩继而压迫桡神经,可引起前臂和手尺侧的麻木。
4.引起肘部极端的触痛,因此常无法将肘部靠在桌面或椅背上。
5.引起肘部内侧的关联痛,有时还会累及前臂内侧。有时候,人们将这个部位的疼痛表现称作“高尔夫肘”。
6.引起无名指和小手指的疼痛,前臂背侧和三头肌区域产生闷痛感以及肘关节无力,并限制它的弯曲和伸直。
7.上述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关节炎、肌腱炎和滑囊炎。
入腋走心(小圆肌、大圆肌、冈下肌)
症状表现:
1.肩膀活动时无名指和小指麻木。
2.肩痛,尤其是后侧肩膀。五十肩症候群。旋转肌群后腱。肩峰下滑液囊内。二头肌腱炎。
小圆肌的劳损也常常引起无名指和小手指麻木或针刺感,且常常伴随着肩背部疼痛发生。注意,胸小肌的劳损也能引起类似的表现。如果只是这两个手指的麻木而不感到疼痛,则提示疼痛可能来自于背阔肌的劳损。
症状表现:
1.五十肩症候群。
2.伸手超过头部高度时会疼痛,静止时轻微疼痛,开车时疼痛。
3.夹挤症候群。
大圆肌的劳损在将肘部放在桌子或凳子上,或伸手向上和向前取架子上的东西时,引起后三角肌的锐痛。当邻近的背阔肌的劳损激活时,这种动作同样引起以肩胛骨下角为中心的中部后背的疼痛。
症状表现:
1.无法从后背扣上内衣的扣子、手无法深入裤子后面的口袋。
2.疼痛部位流汗、无法以疼痛那一侧躺卧。
3.肩膀觉得疲劳、肩膀无法向内蜷曲。
4.肩膀关节活动范围小、握拳的力量较弱。
5疼痛还能传送至肩部外侧。有时候,疼痛也会传送到后颈部、肩胛的内侧缘,沿着整个上臂和前臂向下传送,并可远至整个手的尺侧。当疼痛传送至前臂时,可能会引起手和手指伸肌内形成继发性损伤,从而加重手部的疼痛或引发其他症状。
6.冈下肌功能不良通常会引起其他肩袖肌群的代偿性收缩,继而使它们超负荷工作。所有的四块肩袖肌群最后都会形成损伤,很快地,你的肩关节就完全无法活动了。肌肉的僵硬会引起肩膀的僵直,这样你的医生通常会说你有关节粘连或粘连性囊炎。这种情况常被称为“冰冻肩”,通过按摩肩袖肌群就能够成功治愈。
系小肠也(手太阳小肠经)